這篇文章想讓你知道的事:成熟穩重或許是老狗的優點,但動作遲緩、跛腳走路可不是!根據美國動物醫院協會 (AAHA) 的統計,每五隻狗狗就有一隻有關節和行動問題。不想讓關節痛成為狗狗的「老伴」,飼主須對高齡犬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多加警覺!
狗狗老了,退化性關節炎便偷偷找上門
屏東科技大學附設獸醫教學醫院曾做過一項統計,調查2019至2020年間拍的所有X光片,結果顯示高達58%的狗狗有關節炎問題,相比僅20%狗狗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,表示關節炎或許比一般飼主所認為更為常見,而且很常被忽略。
從此統計中還可看出,雖然罹患關節炎的狗狗年齡分布從1到20歲都有,但普遍來說,狗狗約從8歲之後開始會有關節炎,而11歲則是最容易出現關節炎的年紀,恰巧與狗狗準備邁入老年的7、8歲這個時間點相重疊,讓退化性關節炎和老犬畫上密不可分的連結。
用久了自然會老化,退化性關節炎一定會發生?
關節是骨頭的連結處,有軟骨和關節囊液來幫助潤滑和減少摩擦。在經年累月地使用下,軟骨逐漸耗損,因此也可將退化性關節炎視為老化的現象之一。
關節炎發生部位不僅侷限在四肢關節,脊椎骨也包含在內,例如當狗狗常上下樓梯或爬山時,就可能造成脊椎骨處的關節磨損。在屏科大附設教學獸醫院的統計中,脊椎和四肢關節發生關節炎的比例不相上下,有些狗狗甚至二者都有!
獸醫師常說:「一日關節炎,終生關節炎。」鍾承澍進一步解釋,由於關節處的透明軟骨沒有血液通過,只能藉由關節囊液提供營養,造成修復能力不佳。此外,就像皮膚受傷會留疤,軟骨受傷後則是形成纖維軟骨,因其彈性較差,所以很容易再次受傷。
當受損範圍嚴重到波及硬骨和神經,或發炎影響到韌帶甚至整個關節囊時,就會引發疼痛。
- 基因和品種:臘腸狗和柯基犬的基因造成牠們的軟骨先天就較脆弱,因此相比吉娃娃和馬爾濟斯等雖同為小型犬,卻有更高比例會發生關節炎。其它容易罹患關節炎的品種還有法國鬥牛犬、拉不拉多犬、黃金獵犬等。
- 不當使用:
- 使用過度:關節就像機器,使用次數多、強度大,耗損就較快。例如需常常花費力氣的工作犬、或體重過重的狗,牠們的關節負擔就較大。
- 使用頻率低:關節在彎曲時可刺激關節囊液分泌,若平時活動太少、又或者當有其它神經或骨骼因素造成狗狗不願意去使用某隻腳時,導致關節囊液分泌少,突然要運動時便容易因潤滑不足而磨損。
- 姿勢不正:骨骼結構異常或步態不平衡。例如先天髖關節發育不全、後天受傷後骨骼癒合不正、甚至截肢後造成其他腳負擔增大、或養在室內的大型犬,成長過程中沒有獲得充足的運動,造成身體骨骼因刺激不足而發育不良等情況,都可能導致關節炎。
- 身體狀況:關節是身體的一部份,關節的好壞和狗狗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息息相關,肥胖、癌症、營養素缺乏或免疫系統疾病都可能會影響到關節。
該如何發現?
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程通常很緩慢,常見的情況是:在自然老化的過程中,狗狗的身體會慢慢習慣關節炎並與之安然共存,當沒有明顯不適時,主人自然也只會將狗狗的愈走愈慢歸因於年紀大了。當變化是以年來衡量時,飼主就要在狗狗年歲增長之際,認真留心狗狗的一舉一動,注意是否有關節炎的徵兆!
- 步態改變:由於關節炎的病程很緩慢,短時間內看不出明顯變化,因此飼主可以定期幫狗狗錄影紀錄,藉此比較狗狗走路的方式是否和以往不同。另外也可從腳指甲來推測狗狗的走路方式是否出現問題,例如磨損不平均、或是當狗狗走路時腳會拖到地面,那指甲上緣也會出現刮損的痕跡。
- 行動遲緩:狗狗走路變慢、休息時間增加,變得不願意上下車、樓梯、沙發或床。坐下、趴下和起身時需要較多時間來調整姿勢,也要花比較久才能蹲下大小便或甚至如廁次數會下降。
- 表現出疼痛:當飼主觸碰到狗狗的某個部位,或狗狗在某個姿勢時會發出哀鳴。
罹患關節炎的狗狗不一定會表現出不舒服,因此可將關節炎的評估加入例行的健康檢查中,獸醫師可以藉由各種儀器的輔助來做出更精確的診斷。